這次的花蓮之行之所以會成行,就是因為看到慕谷慕魚的照片後,大家覺得不錯,而且幾乎都沒有去過,所以對這個地方很有興趣,實地遊玩回來,確實也是個不錯的地方,跟大家分享。
慕谷慕魚算是個保護區,所以大型遊覽車進不去,只能做九人小巴,所以一共3台車來花蓮車站接我們,第一站就是先到一個興建中的民宿-多用的家,也就是我們的導遊自己蓋的。
這個就是多用先生的真面目,他自己本身就是在地的太魯閣族人
不愧是導遊,什麼東西都能講故事,首先就跟我們說路邊山豬像的故事,就是這隻山豬。
離他不遠有一個獵人的銅像,聽說原來她的矛頭是指向那隻山豬,結果後來村子裡就發生很多不順的事情,於是他們把矛頭指向下游,之後不只村子裡平平安安,連人氣都變的一極棒。
他還會分享很多以前原住民的生活方式,比如說這個芒草,其實他的心事可以吃,有功效的喔。
他有分一小段給我,我也吃了一小口,結論是.....苦到不行呀
接下來還有介紹這個,這就是我們常吃的龍鬚菜,同一棵樹上還有一種果實叫佛手瓜,可能就比較少人聽過了
這個植物大家一定知道,不過沒有人認得它實際長相,這個就是愛玉的果實,神奇吧。
慕谷慕魚會被管制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它是重要水力發電的地段,一共有七座電廠,這個是最下游的『銅門電廠』
有座吊橋,景色還不錯
又是原住民生活介紹時間,這次要教的是.....如何喝山泉水,首先摘各大片葉子,捲成杯狀。
再來去接水,然後就可以痛快暢飲了
多用先生不只當場喝給我們看,還不段強調說有找人來檢測過,品質很好,不過還是沒幾個人敢真的嘗試,這就是我們都市人的悲哀吧。
一路上就是走走停停,可能到某個景點,他就會請大家下來走走路,其餘就直接在車上看風景囉
生態教學之人面蜘蛛,照片看不出來,不過有一個人的手掌大喔,至於人面的地方,聽說在他的背面,因為後面就是懸崖,所以也看不到。
這裡叫彎月峽谷,就是一些奇形怪石,不過多用還滿厲害的,幾乎每顆石頭都有被他賦予腳色,還可以連成一篇故事喔,有青蛙、鱷魚、豬公、撲滿、烏龜、牛等等,一句話,要有慧根的人才看的出來。
不過這裡只能遠遠的看,沒辦法直接下去,不過這樣也好,不會破壞這片景觀。
生態教學之山蘇,不用多做介紹了吧,大家一定都吃過
到了一個中繼點,看到很簡陋的屋子,不過生意很好,幾乎來這裡人人都會來這邊。
這邊有供應免費的刺五加茶,另外還有這個羊奶頭雞湯,一晚50,喝起來不錯喔,不過事後有幾個喝過的人都身體不適,也不知道為什麼。
完全是很簡單的裝飾,賣一些當地特產
其他一些風景照,其實這裡離花蓮市區大概3.40分鍾,就可以到達很像深山裡的感覺,算是很方便的
如果是國中小的校外教學,一定有很多地理的例子可以現場說明的,峽谷地形中有各是各樣的活教材
照片中下方,馬路底下那條山路,就是以前日本人為了統治原住民蓋的古道能高越嶺古道
風景照持續中,有些部分應該不用在介紹,用眼睛自己看吧
這裡多用也講了一大段故事,不過我全部看不出來,只記得好像跟什麼羊肉火鍋有關,哪裡是羊頭,我沒有慧根呀
這個像不像一隻手呀
風景照持續持續中.....
這個不是瀑布,是人工的排水口,不過遠看還滿有fu的。
沿路的峽谷地形,也難怪有小天祥之稱
這裡有一段明隧道,我們也有下來走,沿途風光真的不錯
這是清水溪跟木瓜溪交界,看到水質清澈的就是清水溪
這裡有一顆大石頭,像不像一顆人頭呀,要有慧根才看的出來喔
很想拍山嵐,不過技巧不足呀
好了,走累了當然就是晚餐時間了,這也是多用自己的餐廳
白斬土雞
炒竹筍,這個很好,竹筍非常的嫩。
烤鹹豬肉,原住民餐一定有的東西,有沒有看到旁邊的五穀飯,他很訴求養生
鹽烤台灣雕
吃法很特別,直接把魚皮扒開,裡面的肉很嫩很好吃喔
涼拌過貓,這樣做涼拌的也不錯吃
炒山蘇,這裡的山蘇都特別脆,吃起來跟我們在台北吃的完全不一樣,這才是山產的精隨呀,不過照片糊掉了
野菜,忘記教什麼名字了
野菜南瓜湯,裡面的野菜也忘了叫什麼,因為太少吃到了,明字記不住呀